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; 吞咽会中毒; 一次接触致器官损害; 皮肤接触会中毒; 吸入会中毒;
【预防措施】
l 远离热源、火种,禁止使用产生电火花的工具。
l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。
l 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,穿化学防护服,戴耐酸手套。
l 采取防止静电措施,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、连接。
l 使用防爆、通风、照明及其他设备。
l 操作后清洗身体接触部位。
l 作业场所不得进食、饮水或吸烟。
l 误服者温水催吐、就医。
l 禁止直接排入环境。
【事故响应】
l 皮肤接触:要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,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。如有不适感就医。
l 眼睛接触:要立即提起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。如有不适感,就医。
l 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,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如呼吸、心跳停止,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。就医。
l 食入:饮足量温水,催吐。用清水或1%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,就医。
l 收集泄漏物,严禁废液流向水域,污染环境。
l 火灾时,使用抗溶性泡沫、二氧化碳、干粉、砂土,切勿使用水直接灭火,可喷水冷却容器,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。
【安全储存】
l 储存于阴凉、通风良好处储存。
l 温度不超过30℃,远离火种、热源,防止阳光直射。
l 与酸类、酸酐、强氧化剂、碱金属分开间存放,搬运时应轻装轻卸,防止损坏和泄漏;
l 分装灌桶时应注意流速(不超过3米/秒),且有接地装置,防止静电积聚。
【废弃处置】
本品回收利用或采用控制焚烧法处置。